電磁兼容性這一術語能夠運用到電子系統的各個層面。在電路層面,設備層面,系統軟件層面都能夠運用。絕大多數硬件工程師重視電磁兼容性這一術語,還是從她們所研發的電子器件必須歷經電磁兼容性實驗下手的。在我國,電磁兼容要求早已做為強制性認證工程項目,因而,把握電磁兼容性的專業知識早已變成硬件工程師不可避免的要求。
電子設備具有良好的電磁兼容性,含有兩種含義。
第一,這種電子設備,或由這種電子設備組成的系統,可以在預定的電磁環境中工作。
第二,電子設備之間,或系統之間,不會有不良影響。
首先,我們來看一個例子,系統和環境沒有達到電磁兼容的狀態。
右圖是2011年發生的高鐵追尾事故,兩列高鐵因信號燈錯誤追尾,造成人員傷亡嚴重,其中一個事故原因的解釋是雷電干擾信號控制系統,造成系統錯誤信號。
如果真的是雷電造成的,那就是典型的電磁兼容故障。由于雷電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,在這種環境下,任何電子系統都必須考慮可靠的工作。
閃電的本質是瞬時的空氣穿透和放電。因為空氣穿透了導電系統,它散發出耀眼的光芒,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閃電現象。我們聽到的是雷聲,因為這種放電過程中的電流非常大,可以達到20萬安培。巨大的電流產生巨大的熱量。這種現象可以發生在兩個云之間,也可以發生在云塊和地球之間。當兩個極性電荷不同的云塊發生在云塊之間時,當它們之間的電場強度足以穿透它們之間的空氣絕緣時,人們有時會稱之為天雷。當這種現象發生在云塊和地球之間時,如左圖所示,人們稱之為地雷。
傳統上,我們特別注意觸碰地雷。因為這種雷電會對建筑物和人員造成直接的傷害。人們發現地球凸起的導向體更易受到雷擊,于是發明了避雷針。作為避雷針,其實是引雷針,人們在重要建筑物旁安裝更高的金屬物體,以防止在重要建筑物上發生雷擊,吸引雷電。
事實上,閃電進程伴隨著著非常強的電磁波輻射,這類電磁波會危害電子電路的一切正常工作中。傳統式的電子系統防雷設計,全是以維護系統在出現閃電的情況下,不會產生硬件毀壞為目地的。當代防雷設計,不只是硬件不會毀壞,還規定數據信號不會出現不正確。電磁兼容實驗中的一個關鍵新項目叫浪涌電壓實驗,便是仿真模擬閃電造成的電磁騷擾。GJ151中的CS116主要是仿真模擬閃電在電纜線上造成的功效。